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电极位置的改变对大气压氦气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针-环结构的射流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接地电极位置对放电发展、放电功率及射流长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各现象的物理机理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部电压的不断升高,且接地电极与喷口间距D为28 mm时,可以实现稳定的正向电流"三脉冲"、负向电流"单脉冲"放电,而当D值减小为18、8 mm时,在电流正向只能实现"两脉冲"放电,而负向依然只有一个电流脉冲,但电流脉冲的清晰度更为明显;当D值分别为28、18、8 mm时,放电由伪辉光进入丝状模式的电压分别为6、6.2、8 kV,呈上升趋势;在固定电压下,气流的变化对于APPJ的功率几乎没有影响,但随着D值的增大,功率却不断减小;在同一电压下,随着外部气流量的增加,射流长度首先上升至最大值,随后经一过渡阶段,最终趋于平稳长度,当D值增大时,射流长度呈现出减小趋势.
推荐文章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气源组分研究进展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环境
气源组分
自由基
放电特性
发射光谱和化学特性
表面
应用研究
聚合物薄膜的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射流无掩膜刻蚀工艺
微等离子体
聚合物薄膜
工艺参数
刻蚀工艺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纤维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纺织纤维
表面改性
辉光放电
DBD大气压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大气压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介质阻挡放电
流体力学模型
粒子云-蒙太卡洛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针-环结构大气压氦气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电力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针-环结构 多脉冲 电极位置 射流长度 功率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电网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89
字数 5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世英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29 1282 20.0 28.0
2 林德锋 3 10 1.0 3.0
3 罗书豪 5 66 4.0 5.0
4 廖广凡 2 0 0.0 0.0
5 邓庆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环结构
多脉冲
电极位置
射流长度
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电力技术
双月刊
1003-6954
51-1315/TM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二街16号四川电科院媒体业务中心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9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