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集运站和疏运站设计对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不同的装车方式和卸车方式与不同型式的集运站和疏运站布置形式的适应性,对于集运站,主要研究传统装载机装车和现代化定量装车系统2种装车方案及纵列式和环行式2种布置型式,提出装车线是整个装车系统的瓶颈,装车线的能力决定整个集运站的能力;对于疏运站,主要研究翻车机方案和底开门卸煤坑卸车方案及折返式、环形式2种布置型式,提出采用底开门卸煤坑卸煤效率高于翻车机卸煤,其中卸煤坑方案环形式疏运站卸煤方式用时最短,作业流程最顺畅.同时提出在重载铁路车站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集、疏运站能力的匹配,道岔及钢轨的选择,以及线间距和限界的要求等因素.
推荐文章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网络优化模型
港口
物流
集疏运系统
节点时间控制
优化模型
RFID技术在港口煤炭集疏运系统中的应用
港口
射频识别(RFID)
集疏运
煤炭
物流
青岛港铁路集疏运能力适应性分析
铁路
青岛港
集疏运
能力
国外港口集疏运发展经验借鉴
港口
集疏运
多式联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炭重载铁路集疏运站基本图型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货运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集运站 疏运站 翻车机 卸煤坑 快速定量装车系统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站场枢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91.5
字数 37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69/j.cnki.issn.1004-2024.2015.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海龙 1 5 1.0 1.0
2 饶武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载铁路
集运站
疏运站
翻车机
卸煤坑
快速定量装车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货运
月刊
1004-2024
11-2933/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35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8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