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立体视频帧左右视图的灰度图,采用鲁棒性算法与软剪刀算法相结合的“画笔”方案来提取立体视频帧的前景区域,合成视差图并提取水平视差,计算深度视差;根据主观评价结果建立视差深度—视觉舒适度模型,再结合亮度对视觉舒适度的评价模型进行优化,使模型的评分更接近人类视觉系统的评分;结合人类主观评价实验的结果,用逆向代入法求出模型的系数确定模型,最终实现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对立体视频视觉舒适度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视觉舒适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人类主观评价结果之间的误差率不超过5%,其中大部分视频误差率不超过1%。说明评价模型更符合人类主观感知结果的立体视频视觉舒适度,模型评分更接近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主观实验评分,这为立体视频舒适度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基于对比度补偿的立体视频舒适度评价
立体视频
舒适度
评价
双目视差
对比度
显著区域提取
基于显著性分析的立体图像视觉舒适度预测
立体图像
视觉舒适度评价
视觉显著图
协方差矩阵
Sigma特征集
基于视差变化连续性调节的3D视频舒适度增强
信息处理技术
舒适度评价模型
非舒适帧视差调节
视觉疲劳
基于视觉舒适度的LED背光显示器最优亮度控制模型
BP神经网络
LED背光显示器
调光等级
视觉舒适度
亮度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亮度优化立体视频视觉舒适度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光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立体视频 视觉舒适度 亮度 深度视差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0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94.1|TH691.9
字数 5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O.20150803.03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燕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47 511 13.0 22.0
2 王世刚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75 416 12.0 17.0
3 赵晓琳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1 51 4.0 7.0
4 姜秀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6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立体视频
视觉舒适度
亮度
深度视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光学
双月刊
2095-1531
22-1400/O4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4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