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淮麦区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对中国小麦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指出未来提高小麦总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要充分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培育高产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黄淮麦区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特点,分析不同时期高产品种产量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在大田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潜力,千粒重与穗粒数并重是小麦新品种的发展方向.并从机械化生产对品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黄淮麦区小麦高产品种的高产空间与创育思路,提出进一步挖掘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产潜力的有效途径:(1)小麦高产潜力的实现,应重新认识和定位穗光合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穗器官的光合优势,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小麦穗器官除具有空间优势外,其光合特点类似于C4途径或介于C3—C4中间型,籽粒呼吸释放的CO2能被穗光合再次固定.鉴于穗光合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较大贡献,应强化绿穗灌浆特性,发挥穗器官的光合优势,提升穗粒重.(2)提高单产水平,必须注重群体生物产量的提高.在保持现有收获指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茎秆强度,实现植株高大化、密植化,能有效改善群体穗叶空间结构.通过调节生长发育节律,培育小叶、壮秆、大穗型新品种,实现小麦高生物产量.高生物产量品种还应拉开穗层,使穗层由一层增至三层,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容穗数.(3)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已日趋成熟,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是今后挖掘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利用杂种优势挖掘高产潜力需同时兼顾品质性状的优化,充分考虑多个品质性状间的协调稳定.可通过多穗大穗实现高产,通过提高强势小花结实比例稳定品质,从而实现高产与优质并重发展.挖掘小麦产量潜力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旨在通过协调各种产量形成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潜力,为中国黄淮麦区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推荐文章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黄淮麦区
冬小麦
衰老
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
超高产
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
普通小麦
粒重
品种粒重类型
平均灌浆速率
黄淮麦区小麦苗期氮高效品种(系)的筛选
黄淮麦区
小麦
苗期
氮素利用效率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
黄淮麦区
小麦
高产高效
种植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与实现途径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高产潜力 高生物产量 高光效
年,卷(期) 2015,(17)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8-33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7.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2)
共引文献  (28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579)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40)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65)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20(31)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黄淮麦区
高产潜力
高生物产量
高光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