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野生来源喜马拉雅旱獭的繁殖性能及仔獭的哺育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经济实用、规模化的繁殖方法,取代以往从野外获取试验用旱獭的方式.方法 提供适合的饲养环境和条件,由母喜马拉雅旱獭自然哺育新生喜马拉雅旱獭,统计怀孕率、产仔数、成活率、观察仔獭生长情况.结果 建立了56对旱獭繁殖群,成功离乳92只F1代旱獭,自然繁殖成活率为90.76%.目前已建立野生来源喜马拉雅旱獭繁殖群50对,F1代繁殖群20对,为建立达到标准要求的喜马拉雅旱獭种群奠定了基础.结论 该方法的喜马拉雅旱獭繁殖率和成活率较高,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为喜马拉雅早獭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不同海拔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线粒体基因组
ND5
Ka/Ks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简化基因组测序
SNP
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高原低氧适应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旱獭
血液生理指标
移动音频APP"喜马拉雅FM"研究
有声读物
移动音频
喜马拉雅F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喜马拉雅旱獭的人工繁育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规模化繁殖 自然哺育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封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4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1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微 13 30 3.0 4.0
2 陶元清 16 47 4.0 6.0
3 刘巴睿 16 43 3.0 6.0
4 刘海青 26 89 6.0 8.0
5 张静宵 17 109 5.0 10.0
6 加洛 12 22 3.0 4.0
7 张发荣 4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旱獭
规模化繁殖
自然哺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