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是否可以作为核苷类药物线粒体毒性评价替代模型,本研究从旱獭的系统进化关系对喜马拉雅旱獭在旱獭属中的系统分类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方法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作为遗传进化分析的分子标记,对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的Cytb进行了序列测定,并结合已有的旱獭Cytb基因序列对所有旱獭属的种群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喜马拉雅旱獭Cytb基因长1 140bp,碱基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2%、25.4%、28.8%、12.6%.Cytb基因表现出很强的碱基组成偏向性,即在A、T、G、C四种碱基中,G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种碱基的含量.旱獭的Cytb基因的氨基酸使用频率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亮氨酸(Leu)和异亮氨酸(Ile)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15.69%和11.87%,而半胱氨酸(Cys)使用频率最低为1.08%.与其它旱獭相比,喜马拉雅异亮氨酸(Ile)和半胱氨酸(Cys)的使用频率分别为1.32%和11.87%.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喜马拉雅旱獭(M.himalyana)、蒙古旱獭(M.sibirica)、灰旱獭(M.caudata)和红旱獭(M.bobak)与北美旱獭(Woodchuck)属于同一进化组群(置信度为100).结论 喜马拉雅旱獭与美洲旱獭具有较近的亲缘进化关系,属同一组群进化而来,这为寻找新型的核苷类药物线粒体毒性评价替代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海拔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线粒体基因组
ND5
Ka/Ks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简化基因组测序
SNP
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高原低氧适应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旱獭
血液生理指标
喜马拉雅旱獭的人工繁育技术
喜马拉雅旱獭
规模化繁殖
自然哺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喜马拉雅旱獭作为药物线粒体毒性替代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期刊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进化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6-4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9|Q95-33
字数 3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新药筛选中心 148 1261 19.0 28.0
2 王忠东 8 32 3.0 5.0
3 陶元清 16 47 4.0 6.0
4 张评浒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新药筛选中心 9 74 4.0 8.0
5 范薇 3 18 3.0 3.0
6 江振洲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旱獭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进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双月刊
1674-5817
31-1954/Q
16开
上海浦东金科路3577号
4-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