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的优势种,数量多、分布广,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对该地区旱獭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云南、西藏和青海三省区共13个地理种群计258只旱獭为研究对象,PCR扩增获得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部分序列(887 bp),并运用种群遗传学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58份样品共发现了84个变异位点(9.40%),定义了68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为0.968±0.003、核苷酸多样性(π)平均值为0.017 25±0.016 37,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AMOVA方差分析显示13个地理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620 67,P<0.001),种群间基因交流多数较低(Nm<1).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13个地理种群的喜马拉雅旱獭聚为两支,其中来自青藏高原西南地区(西藏安多、青海格尔木、青海囊谦、云南迪庆)的18个单倍型聚成一个大的分支(A支),其余50个单倍型聚为一个大的分支(B支),在NETWORK网络图中也可见到相似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种群以唐古拉山脉为界分为两个大的种群,说明地理隔离是影响喜马拉雅旱獭种群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样性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简化基因组测序
SNP
遗传多样性分析
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
东帕米尔高原
喜马拉雅雪鸡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地位
不同海拔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喜马拉雅旱獭
线粒体基因组
ND5
Ka/Ks
喜马拉雅旱獭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高原低氧适应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旱獭
血液生理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
来源期刊 兽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29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34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29/j.slxb.1502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起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00 1087 18.0 28.0
2 马英 53 209 6.0 13.0
3 赵延梅 18 74 5.0 8.0
4 李海龙 14 82 3.0 9.0
5 杨汉青 18 30 3.0 4.0
6 何建 10 13 2.0 3.0
7 鲁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8 185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2)
共引文献  (178)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旱獭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兽类学报
季刊
1000-1050
63-1014/Q
大16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56-1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