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川北医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棕色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棕色瘤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7.6岁(19~51岁),平均病程5.4年(2.5年~15年)。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消瘦乏力、厌食恶心、全身多处疼痛及骨密度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全部病例均为多发。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薄层CT扫描以确定甲状旁腺位置及有无肿块。承重骨上的棕色瘤行手术切除、同种异体骨植骨,必要时加用内固定;非承重骨上的棕色瘤无需特别处理。结果:随访时间2年~5.5年,平均随访时间3.2年。术后6周左右未切除的棕色瘤病损表现出好转迹象,皮质骨吸收处变化最早最明显,术后3~6月骨质疏松明显好转。异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3.2月。无一例发生感染,异体骨排斥反应及内固定断裂。随访期未见棕色瘤进一步形成。结论:有尿路结石、高血钙、广泛骨质疏松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样患者应高度怀疑棕色瘤。病理诊断应与骨巨细胞瘤仔细鉴别。棕色瘤经外科手术及抗骨质疏松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推荐文章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颈动脉体瘤
诊断
外科治疗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
CT
影像学
鉴别
蝶鞍区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蝶鞍区生殖细胞瘤
诊断
放射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棕色瘤的鉴别诊断与外科治疗
来源期刊 川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棕色瘤 诊断 治疗 外科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2-4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15.04.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炎水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46 223 8.0 12.0
2 林杨景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13 79 5.0 8.0
3 贺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22 158 7.0 12.0
4 向登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24 135 7.0 10.0
5 蒋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16 76 4.0 8.0
6 刘金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12 94 5.0 9.0
7 余华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6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棕色瘤
诊断
治疗
外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川北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5-3697
51-1254/R
大16开
197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