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MB-MSCs)的分离效果。方法:选择25~35岁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的月经血,分别采用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B-MSCs并进行传代。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形态变化;对比原代及第2、3代细胞传代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物;阿尔辛兰染色检测其成软骨能力。结果:贴壁法分离的原代细胞呈聚集样生长,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原代细胞6 d后也呈聚集样生长。贴壁法分离原代细胞的传代时间(14.58±1.31)d明显快于密度梯度离心法(19.17±1.34)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2、3代细胞的传代时间两种分离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方法分离的MB-MSCs阳性表面标志物CD44、CD29、CD105、CD73含量和阴性表面标志物CD31、CD45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分离的第3代细胞经成软骨诱导后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采用贴壁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B-MSCs效果相似,但贴壁法更适用于早期快速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
推荐文章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经血
子宫内膜
间充质干细胞
表型鉴定
巢蛋白
全骨髓贴壁并差速传代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的比较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间充质干细胞
纯化
密度梯度离心
全骨髓贴壁
差速传代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
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 经血 贴壁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Q813
字数 41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碧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20 97 7.0 9.0
2 杜雪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23 82 6.0 8.0
3 屈野 武警后勤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11 17 3.0 3.0
4 袁晴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
经血
贴壁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147
12-1259/R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