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3年在我院植入CRT-P/D(起搏/除颤)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基线及长期随访资料。根据左室功能和重构指标,将CRT应答分为无反应、有反应和超反应组,分析三组在临床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CRT术后患者长期随访92例,三组分别为28,37和27例,无反应组的心房纤颤(房颤)患者比例为57.1%,明显高于有反应组及超反应组(P=0.004)。有反应组及超反应组,CRT术后的客观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及主观指标(NYH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P<0.05);而无反应组患者,仅NYHA分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RT-P/D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及预后。房颤是导致误放电、起搏比例偏低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降低术后应答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因素和对策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充血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A-V间期优化对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心脏再同步化
A-V间期优化
心功能指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术后护理进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术后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房颤动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6-8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4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15.06.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时向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15 58 5.0 7.0
2 李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心血管内科 96 314 10.0 13.0
3 王玉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心血管内科 30 156 7.0 11.0
4 国建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3 18 2.0 3.0
5 单兆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17 71 5.0 8.0
6 苑洪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4 20 2.0 4.0
7 林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6 25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房颤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