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是千古不朽的名作。这首词有着深厚的审美意蕴,是苏轼儒道互补思想在文艺作品上的体现。在词中,他通过中秋圆月的意象寄寓心中因怀才不遇所生发出的郁勃不平之气,并由此产生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外之致的美感。
推荐文章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
民间美术
民间艺术作品
原始艺术
质朴
审美表现
苏轼《水调歌头》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与受容
苏轼
《水调歌头》
朝鲜
日本
国际传播
受容
品读胶东海草民居审美意蕴
胶东海草民居
生态美
和谐美
民俗美
现代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意蕴的缺失及对策
现代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意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轼《水调歌头》的审美意蕴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苏轼 《水调歌头》 寄兴寓意 审美意蕴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黎明 5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轼
《水调歌头》
寄兴寓意
审美意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