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一种检测鱼组织中氟甲喹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动相中乙醇比例、三乙胺含量、柱温、流速等条件对氟甲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条件为:含有0.3%三乙胺的乙醇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54 nm,在此条件下,氟甲喹对映体分离度为2.64,氟甲喹对映体添加回收率均大于81.80%,相当标准偏差均小于6.38%。S-(-)-FMQ和R-(+)-FMQ的检出限分别为0.05μg/g和0.04μg/g,定量限分别为为0.08μg/g和0.07μg/g。该方法适用于鱼组织中氟甲喹对映体的快速检测。
推荐文章
喹禾灵对映体对斑马鱼毒性的手性选择性研究
喹禾灵
精喹禾灵
对映体
手性选择
斑马鱼
ATP酶
急性毒性
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
氟喹诺酮类
牛奶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鱼组织中氟甲喹对映体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氟甲喹对映体 鱼组织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分析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7+2
字数 2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阳光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33 156 7.0 11.0
2 杨立业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28 156 8.0 11.0
3 欧阳小琨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24 116 7.0 9.0
4 吴伟建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14 46 3.0 5.0
5 高小峰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2 4 2.0 2.0
6 聂晶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2 4 2.0 2.0
7 李维娜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 5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甲喹对映体
鱼组织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6-4730
33-1404/P
大16开
浙江省舟山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5
总下载数(次)
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