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学史定位应该是在现代文学的内部再去划分民国时期文学,和共和国时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意义概念不同的是,民国文学和共和国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框架内都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放弃文学史研究的整体主义的努力,以多样主义或归纳主义的心态面对历史.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1912年为各种争论的最大公约数,各种起点事件均看着是与起点联系的相关事件.先锋与常态的理论发现为一体两翼的成立找到理论依据.民国机制与民国文学机制拓展了民国文学的研究思路,但本身却是可商之论.民国文学研究的最紧迫事情是《民国文学大辞典》的编撰.
推荐文章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论中国文学中竹意象的演变
意象
演变
成熟
经典与时代的契合——浅谈中国文学史融入式教学
融入式
中国文学史
文学经典
时代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的理性书写:晚清后中国文学的史学定位及其相关问题
来源期刊 文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清代后中国文学的史学定位 中国现代文学起点 民国文学 历史整体主义 历史理性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7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代后中国文学的史学定位
中国现代文学起点
民国文学
历史整体主义
历史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