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郑念的《上海生与死》为代表的文革回忆录在美国曾掀起阅读热潮,一度成为畅销书;而杨宪益、乐黛云等人的文革回忆录虽然也是以英文写成并在美国出版,却默默无闻。意识形态色彩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除了出版社及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操控,《上海生与死》的畅销还反映了深层次的宗教、文化价值观、诗学、读者心理等原因,这对于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具有启示意义。另外,将这部作品与杨绛的《干校六记》作思想性与价值观念的对比考察,可以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将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促进跨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进而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劫后重生与劫后佘生的不同书写及其对中国文学译介的启示——从“文革回忆录”在美国的不同境遇谈起
来源期刊 东方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革回忆录 《上海生与死》 《干校六记》 美国读者 文学译介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艳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10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革回忆录
《上海生与死》
《干校六记》
美国读者
文学译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翻译
双月刊
1674-6686
31-2025/H
16开
上海虹口区辽宁路46号E座
4-832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