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周边山脉中地形梯度变化最大的山脉.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采用三维残余面法恢复龙门山晚新生代古残余面 DEM,并与现代地形面做差值运算,得到研究区域的剥蚀量地形,进而定量估算青衣江、岷江、沱江和涪江主要水系流域晚新生代的地表剥蚀量.结果表明:龙门山晚新生代地表剥蚀总量为80500~92800 km3;岷江流域对龙门山地区剥蚀量贡献率约33.9%~37.1%,其次为涪江(33.6%~38.4%)、青衣江(24.1%~31.9%),沱江流域贡献率为0.4%~0.6%;类似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引发的地表快速剥蚀,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晚新生代地表剥蚀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
古地形面(残余面)恢复
弹性挠曲模型
地表剥蚀
均衡隆升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晚新生代均衡反弹隆升的定量研究
龙门山
隆升
剥蚀
均衡反弹
数字高程模型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数字高程模式
裂变径迹
剥蚀厚度
剥蚀速率
剥蚀卸载隆升
构造缩短隆升
弹性挠曲模拟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塔里木北缘晚新生代断裂活动的年代学
塔里木北缘
印藏碰撞
晚新生代
断裂活动
热释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门山晚新生代地表剥蚀量的定量估算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门山 晚新生代 剥蚀量 定量分析 残余面 构造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3-964,1060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140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99/dqkx.2015.0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4 224 10.0 14.0
2 付碧宏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28 588 13.0 24.0
3 王岩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1 76 5.0 8.0
4 刘少峰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751 16.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9)
共引文献  (99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9(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0(3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门山
晚新生代
剥蚀量
定量分析
残余面
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
月刊
1000-2383
42-1874/P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38-8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0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