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2012年~2013年先后对贵州贵定县铁厂乡、平塘、龙里三地农户发生红托竹荪菌(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蛋烂皮病的菌棚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虫害、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处理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无病害棚作为对比,发现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红托竹荪菌形成菌蛋阶段,菌棚内温度(30.0℃~37.1℃)较棚外气温高2℃~7℃.菌棚35℃以上高温、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持续8h以上容易引起菌蛋病害.建议在形成菌蛋期间加强菌棚通风换气、调温调湿管理,严防菌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进而有效地预防菌蛋烂皮病发生.
推荐文章
红托竹荪多糖的研究进展
红托竹荪
多糖
提取
活性作用
辽宁杨树烂皮病的发病诱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
发病诱因
防治措施
响应面法优化竹荪菌托多糖的提取工艺
竹荪菌托
多糖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银杏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银杏烂皮病
发生症状
发病规律
防治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省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蛋 烂皮病 调查 防治措施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病虫害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4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15.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方伦 9 22 3.0 4.0
2 龙汉武 19 44 4.0 5.0
3 吴迪 23 158 7.0 12.0
4 潘高潮 10 20 3.0 4.0
5 代丽华 8 19 2.0 4.0
6 陈宵 6 10 2.0 3.0
7 孙燕 10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托竹荪
菌蛋
烂皮病
调查
防治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