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循环伏安法对板栅进行测试,发现板栅的氧化还原反应电位变化范围,说明板栅受到腐蚀.用恒电位法对铝合金板栅进行不同时长的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对测试后的铝合金板栅表面进行表征,发现铝合金板栅电极在不同测试时间下发生的表面成分转变及物相变化.固定水浴温度为40℃,恒电位为1.96 V,实验中发现:50 min前恒电位极化的产物都是PbSO4,而80 min后产物转为PbO2,直至形成致密的PbO2膜.同时,从循环伏安曲线上观察到,在高电位下铝合金板栅的腐蚀及析氧共存,造成判断腐蚀行为的困难.
推荐文章
Zr对ZA35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ZA35合金
Zr
电化学腐蚀
腐蚀电流密度
镍铬合金涂覆有机金浆后的电化学腐蚀研究
有机金浆
表面涂层
耐蚀性能
铝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及晶间腐蚀机理研究
铝合金
电化学腐蚀
行为
晶间腐蚀
机理
碳酸饮料对牙科Ni-Cr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牙科合金
电化学腐蚀
碳酸饮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铅合金板栅的电化学腐蚀现象研究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铅合金 恒电位测试 铝合金 循环伏安法 腐蚀性能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4-16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26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淳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3 34 3.0 3.0
2 沈培康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67 554 14.0 19.0
3 姚姝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2 3 1.0 1.0
4 吴刚 1 3 1.0 1.0
5 徐盛南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铅合金
恒电位测试
铝合金
循环伏安法
腐蚀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