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以Atp6、ITS、Rpb2基因片段分别构建了蘑菇属中9个种[白蘑菇(Agaricus bisporus)、奶油蘑菇(棕色蘑菇) (A.bisporus)、(四孢)蘑菇(A.campestris)、大肥菇(A.bitorquis)、大紫蘑菇(A.auqustus)、野蘑菇(A.arvensis)、姬松茸(A.blazei)、酒色蘑菇(A.subrutilescens)、白林地蘑菇(A.silvicola)]20个菌株的分子遗传关系无根树.结果表明,ITS、Rpb2基因片段能够从某种程度对实验材料中的蘑菇种类进行区分;但Atp6基因片段因为进化较慢,其区分能力较差,不适于研究蘑菇属的遗传多样性.同时3个基因的联合分析较单一基因具有更好的分辨能力,所构建的亲缘关系树,可将9个种20个菌株划分为4个大的支系,进一步划分为7个明确的类群.
推荐文章
十大功劳属6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RAPD分析
十大功劳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RAPD
聚类分析
蘑菇属九个种担孢子的电镜观察
蘑菇属
担孢子测量
扫描电镜
刚竹属3个竹种叶片与叶鞘的异速生长关系
叶片
叶鞘
异速生长
生长指数
不同茯苓菌株的质量评价及遗传关系鉴定
茯苓
菌株
质量评价
ITS序列
遗传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蘑菇属9个种20个菌株的遗传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蘑菇属 基因序列 遗传关系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6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15.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荣春 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105 1104 19.0 28.0
2 张玉金 遵义医学院药学院 10 44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蘑菇属
基因序列
遗传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