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不同营养和条件因子对泰山赤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山赤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 pH 值为6~7,适宜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适宜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适宜碳氮源浓度组合为蔗糖2%、葡萄糖0.5%、酵母膏0.1%、牛肉膏0.3%。
推荐文章
泰山赤灵芝中灵芝酸和灵芝酸A的测定
泰山赤灵芝
灵芝酸
灵芝酸A
液质联用仪
含量测定
3株泰山虫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泰山虫草
无性型
rDNA ITS
蛹草拟青霉
球孢白僵菌
细脚棒束孢
泰山硫磺菌硫磺原变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硫磺菌硫磺原变种
菌丝
生物学特性
甘蔗赤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甘蔗赤腐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泰山赤灵芝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泰山赤灵芝 生物学特性 温度 pH 值 碳氮源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用植物?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7.3+10.1
字数 3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5.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兰玉菲 38 108 5.0 7.0
2 安秀荣 39 153 7.0 10.0
3 王庆武 41 14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46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泰山赤灵芝
生物学特性
温度
pH 值
碳氮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