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开展优生优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本科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156例早期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培养和 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56例早期自然流产的绒毛标本中,细胞培养成功147例,成功率为94.2%。其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67例,染色体异常率为45.5%(67/147),其中以三体型最为常见(32/67,47.8%)。单一流产与反复流产(≥2次)的异常胚胎比例分别为31.9%(22/69)和57.7%(45/78),P﹤0.05。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中女性胚胎为48例,占48.9%(48/89),明显高于男性(32.8%,19/58)(P﹤0.05)。结论: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是早期妊娠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早期自然流产的胚胎开展染色体检测有利于临床上判断流产的原因,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的指导方针。
推荐文章
早期自然流产胎儿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流产
绒毛细胞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10例
早期自然流产
绒毛
染色体
核型分析
33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胚胎绒毛染色体分析
自然流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妊娠自然流产的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56例
来源期刊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绒毛 染色体核型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4.21
字数 3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9664.2015.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观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胎儿医学科 10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自然流产
绒毛
染色体核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