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沥青老化过程中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会发生变化,分析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四组分的变化有助于揭示沥青的老化机理,科学指导沥青材料的工程应用.分别采用薄膜烘箱试验(TFOT)、压力老化容器(PAV)试验和紫外光(UV)老化试验对沥青进行老化,利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TLC-FID)检测沥青老化前后的四组分,研究了扩展液组成对沥青四组分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溶剂沉淀及色谱柱法(Corbett法)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线性拟合分析了TLC-FID法与Corbett法检测老化沥青四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配制沥青溶液,以正庚烷为第一扩展液、甲苯/正庚烷(80∶20,v/v)为第二扩展液、甲苯/乙醇(55∶45,v/v)为第三扩展液,并利用TLC-FID方法检测老化沥青的四组分较为合适.该方法对于沥青四组分的分析及沥青老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法分析磺化酞菁钴的组成
磺化酞菁钴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棒状薄层色谱法(TLC-FID)预测储层稠油粘度
稠油
族组成
粘度指标
油砂
棒状薄层色谱法
粘度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检测老化沥青的四组分
来源期刊 色谱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 四组分 沥青 老化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58
字数 4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23.2014.09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剑英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24 1599 19.0 34.0
2 冯振刚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12 48 5.0 6.0
3 张建宾 4 17 2.0 4.0
4 李新军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8 4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
四组分
沥青
老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色谱
月刊
1000-8713
21-1185/O6
大16开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8-4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79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