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处理牛乳,对牛乳中常见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蒸汽喷射方式对牛乳直接加热杀菌,处理温度分别为142±2℃、130±2℃、121±2℃,处理时间分别为1s、4s、6s.测定结果表明:在保证杀菌率的前提下,本试验考量不同灭菌条件对原始牛乳及调配牛乳的褐变程度无影响.与原始牛乳中的维生素成分相比,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对蛋白质及脂肪酸的损失率相对较大.对调配牛乳的热敏性成分研究表明:与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相比,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对乳铁蛋白的损失率均较大.142℃喷射1s的条件,蛋白损失率相对较小,高温瞬时杀菌方式有利于降低热敏性蛋白的损失率.与花生四烯酸相比,不同温度和时间的蒸汽喷射条件对DHA的损失率影响较小.121℃喷射4s的蒸汽喷射条件对两种脂肪酸的损失率均较小.142℃喷射6s的条件对四种维生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其他处理条件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影响不显著.高温长时杀菌条件(142℃喷射6s)对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率影响均较大.
推荐文章
固体吸附-蒸汽喷射式联合制冷循环热力分析
吸附制冷
喷射制冷
联合循环
热力分析
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性能
蒸发温度
发生温度
喷射系数
制冷量
COP
吡啶羧酸铬对热应激期奶牛乳成分和乳中铬沉积的影响
吡啶羧酸铬
乳成分
富铬牛奶
热应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蒸汽喷射式杀菌对牛乳中热敏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牛乳 蒸汽喷射式杀菌 热敏性成分 乳清蛋白 脂肪酸 维生素 细菌总数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02.1|TS252.4
字数 3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宁环 15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乳
蒸汽喷射式杀菌
热敏性成分
乳清蛋白
脂肪酸
维生素
细菌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