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如何使消失的热敏图像资料还原再现,通过运用自己发明的热敏图文还原仪,使已消退的图像资料信息再次显示,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热敏型心电图记录资料从保存开始到图像信息消失的有效保存时间的长短将资料分为A、B、C三组,分别测定各组的显色温度后,以显色温度为基准,确定各组资料复原时所需要的还原温度,评价图像还原效果。结果三组比较,A图文保存时间最长,其显色温度最高,图像还原温度也最高;而C图文保存时间最短,其显色温度最低,图像还原温度也最低;图像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显色温度的高低呈正相关。组间两两比较,对纸面烘烤3s,温度<80℃时,各组纸面无变化,为无效温度;温度升高至80~100℃时,C组图像信息再现;100~20℃时,B组图像信息再现;120~150℃时,A组图像信息再现;各组图像信息均以反像形式显示,该温度为理想的还原温度。温度>200℃时,各组纸面信息消失,纸质由棕色逐渐变为棕褐色并渐趋焦糊,为过高温度。结论热敏图像信息消褪后,采用热敏图像还原技术可使消褪的图像信息还原再现。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敏图像消退后再还原技术发明及其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热敏图像还原 热敏型心电图记录纸 临床应用
年,卷(期) 2015,(16)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
字数 3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敏图像还原
热敏型心电图记录纸
临床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