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不同浓度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处理杨木单板,测定了杨木单板表面的接触角,计算了杨木单板表面极性分量与表面自由能.研究结果表明,水在杨木单板表面的初始接触角随偶联剂浓度增大而减小,表面润湿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偶联剂处理杨木单板的表面自由能随偶联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极性分量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处理后杨木胶合板的强度随偶联剂浓度增大而降低.ATR-FTIR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剂处理后,酯键发生断裂,芳香族酮类物质的吸收峰出现,羟基相对含量升高,解释了润湿性增强,表面能增大的原因.
推荐文章
压缩处理对杨木单板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杨木
单板
压缩率
表面自由能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微孔处理杨木单板的胶合性能
杨木单板
微孔处理
胶合强度
响应面法
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表面的研究进展
偶联剂
玻璃纤维
表面处理
界面
樟子松单板表面润湿性研究
樟子松
单板
表面润湿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偶联剂处理杨木单板的表面自由能与胶合强度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林产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杨木单板 偶联剂 表面自由能 胶合强度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30.38+7|TS653.2
字数 4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黎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152 917 15.0 24.0
2 李建章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85 979 17.0 28.0
3 高强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12 70 4.0 8.0
4 张乾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木单板
偶联剂
表面自由能
胶合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工业
月刊
ISSN 1001-5299
CN 11-1874/S
大16开
北京朝内大街130号
2-141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