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干旱和鼠害是造林初期决定林木保存率的关键因素.鼢鼠对定植1~10 a的油松被害死亡率介于25.0%~91.4%.如何将生态调控原理与抗逆造林相结合,从造林源头预防鼢鼠对林木危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穴状整地为对照,研究了深坑整地和水平沟整地造林后鼢鼠与油松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造林初期鼢鼠密度上升,深坑整地试验区定植2 a时最高,水平沟整地3 a时最高,两者年均鼢鼠封洞率分别为12.5%±0.9%和9.6%±0.7%,时序动态遵从Cubic-模型.试验期内,穴状整地均有林木被害和死亡;深坑整地被害期为定植2 a后,致死期在定植后4~5 a;水平沟分别为定植后1 a和定植后2~4 a.深坑整地和水平沟整地累年被害率为1.6%±0.2%和9.9%±1.1%,对应的穴状整地为55.7%±2.3%和52.3%±7.7%;两者累年致死率分别0.5%±0.2%和2.6%±0.8%,穴状整地为39.9%±3.9%和22.7%士1.5%;处理与穴状整地差异极显著(p=0.000).深坑整地试验区,两者年均被害死亡率分别为33.3%±16.7%和67.3%±2.8%;水平沟整地试验区为19.0%±3.8%和54.4%±1.5%,处理与穴状整地差异极显著(p=0.000).2个试验区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被害预防效果分别为96.8%±1.0%和73.6%±3.2%,差异极显著(p=0.000);综合致死预防效果95.9%±3.6%和90.7%±4.4%,差异不显著(p=0.333);2试验区的综合被害死亡预防效果分别为63.9%±21.8%和70.7%±12.6%,差异不显著(p=0.296).深坑整地抗逆指数逐年下降,年均12.6%±4.4%,累年75.4%±1.8%;水平沟整地定植当年的抗逆指数为负值,3 a时抗逆性最强,年均9.5%±0.6%,累年57.0%±3.3%.两者累年抗逆作用差异极显著(p=0.000),年均差异不显著(p=0.722).表明深坑整地和水平沟整地对鼢鼠危害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提高林木抗逆性,降低自然死亡率.
推荐文章
退耕还林不同整地方式油松林地鼢鼠种群动态研究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
整地方式
鼢鼠
种群动态
蓝藻化感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蓝藻
化感抑制效应
生理生态机制
茶叶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
茶叶
土壤脲酶
抑制作用
静态吸收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整地方式对鼢鼠危害油松抑制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鼢鼠 深坑整地 水平沟整地 预防效果 抗逆性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保护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6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76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5.04.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培新 27 214 8.0 14.0
2 杨清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62 813 17.0 24.0
3 王春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15 80 6.0 8.0
4 李建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8)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鼢鼠
深坑整地
水平沟整地
预防效果
抗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