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绿硫细菌(green sulfur bacteria)的特征色素及其衍化产物,如细菌叶绿素d、细菌叶绿素e、绿硫菌烯(chlorobactene)和异海绵烯(isorenieratene)等可以作为标志物,指示水体真光层的无氧事件,以及水生生态系统在缺氧环境下的演变过程.但是,由于缺少色素标准品,相关研究工作受到制约.为此,本研究培养了两种典型绿硫细菌——Chlorobium phaeovibrioides(DSM269,褐色菌株)和Prosthecochloris vibrioformis(DSM260,绿色菌株),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两种细菌所产色素情况.结果在两株细菌中检测到了细菌叶绿素d(DSM260)、细菌叶绿素e(DSM269)和异海绵烯(DSM269),并获得各类色素的特征吸收光谱和保留时间.依据上述方法,对底层水体缺氧问题突出的长江口南部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未检测到绿硫细菌色素.考虑到长江口邻近海域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在不断加剧,有必要将绿硫细菌色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指标作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甲基硫菌灵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50%克菌丹分散颗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克菌丹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筛查地中海贫血32638例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地中海贫血
筛查
60%硫·三环可湿性粉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三环唑
硫磺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绿硫细菌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海洋与湖沼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绿硫细菌 细菌叶绿素 异海绵烯 高效液相色谱 无氧 缺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1009
页数 分类号 X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3/hyhz201411003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仁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30 414 11.0 20.0
2 郭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63 1185 19.0 33.0
8 亢振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4 5 2.0 2.0
11 孔凡洲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5 5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硫细菌
细菌叶绿素
异海绵烯
高效液相色谱
无氧
缺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与湖沼
双月刊
0029-814X
37-1149/P
大16开
青岛市南海路7号
2-42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2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