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任何一门科学在试图被公众理解更多时,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认知负荷”,天文亦是如此.天文馆在向观众传达天文之美时,该如何化解“认知负荷”?国外研究者的经验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首先,避免一些看似有趣但实则是会干扰学习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其次,对于涉及基础知识极为广泛的内容,可以做模块化的处理,对内容进行分割、预处理、载体变化形态.第三,为了便于新的信息与已有的认知进行整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的工具.对于学习设计者而言需要理解“专家”和“新手”的思维方式.第四,年龄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最后各种天象厅的案例研究表明,天象厅是天文馆最具有魅力的体验,各种“地球视角”与“太空视角”的转化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天体的关系和他们的运行方式,让观众主导的学习过程会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参与感,而“真实”永远有它的魅力,一个渊博的学者在“星空”下做的分享是极具有吸引力的.
推荐文章
中国天文馆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
天文馆
天象厅
科普教育
科学技术
展览计算机集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北京天文馆为例
北京天文馆
展览设计
计算机应用
信息化
北京天文馆的陨石科普工作
天文馆
陨石
科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知负荷与天文之美——天文馆科学教育浅见
来源期刊 海峡科学 学科
关键词 认知负荷 天文学习 学习设计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场馆与科学普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55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峥华 4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认知负荷
天文学习
学习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科学
月刊
1673-8683
35-1292/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7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6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