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酸马奶可防治心血管、消化系统、肺结核、糖尿病和腹泻等疾病,尤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有抑菌作用,但对酸马奶提取K.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研究酸马奶提取K.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对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8小鼠免疫机能及其盲肠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致病对照组、K2组和K8组,致病对照组小鼠连续7d灌胃无菌PBS,并于第4天注射E.coli O8;K2组灌胃抗菌复合物K.marxianus pH 2.0,并注射E.coli O8;K8组灌胃抗菌复合物K.marxianus pH 8.0,并注射E.coli O8.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0、4和7d小鼠小肠病理切片,称重法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平板涂布法测定盲肠菌群.[结果]致病对照组小鼠在实验第4天注菌后出现一系列患病临床症状和小肠组织病理变化.K2组和K8组小鼠整体精神状态好于致病对照组,死亡小鼠数量较少,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感染致病性E.coli O8小鼠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胸腺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 K2组和K8组在第4天和第7天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IgA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4天IgA、IgG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7天IgG和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 K8组在第7天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4天和第7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CD4+/CD8+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 K8组在第4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 K8组在第7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CD4+/CD8+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盲肠E.coli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7天盲肠E.coli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 K8组在第7天盲肠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酸马奶提取K.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K2和K8能缓解感染致病性E.coli O8小鼠临床症状,提高其免疫机能,并影响其盲肠菌群,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降低E.coli和肠球菌的数量.
推荐文章
牛源致病性Escherichia coli O8对小鼠小肠结构及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致病性大肠杆菌
小肠结构
肠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酸马奶中乳酸菌对Escherichia coli O8腹泻小鼠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酸马奶
乳酸菌
腹泻
SPF KM小鼠
生长性能
细胞因子
抗氧化酶
细菌细胞壁组分复合物对小鼠细菌感染的作用
二裂菌属
细胞壁
肽类
免疫活性
细菌感染
獭兔源性大肠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规模兔场
獭兔源大肠杆菌
致病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马奶提取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对感染致病性Escherichia coli O8小鼠的免疫机能及其盲肠菌群的影响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酸马奶 抗菌复合物 大肠杆菌 盲肠菌群 T细胞亚群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6-239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3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敖日格乐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16 468 12.0 16.0
2 王纯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125 534 12.0 17.0
3 白丹丹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4 19 2.0 4.0
4 畅旺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3 17 2.0 3.0
5 徐东贺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 11 1.0 2.0
6 陈玉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4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8)
共引文献  (18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马奶
抗菌复合物
大肠杆菌
盲肠菌群
T细胞亚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通报
月刊
0253-2654
11-1996/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81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0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682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