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作物品种选育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麦区,在保障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过去30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气温要素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近30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典型代表临汾点的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及该市的气温资料,研究对照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平均气温和≥0℃积温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农艺性状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气温、≥0℃积温、最低和最高温度在逐年呈缓慢增加。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5℃,≥0℃积温平均每年上升21.9℃,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0℃积温变化更能深入反映小麦生育期的温度变化情况。小麦生育期最高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2℃、最低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16℃。播种至越冬前的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最多,营养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明显,生殖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增加较少且≥0℃积温有下降趋势。随着气候变暖,分蘖多的强冬性品种逐渐被分蘖适中的冬性和弱冬性品种替代。1986—1996年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7年期间变化较大,2007—2014年变化幅度最大;这和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黄淮旱地对照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分别每年平均增加1.57%和3.39%。有效穗数和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分别每年平均下降0.16%和1.29%。产量与株高(0.684**)、有效穗(0.531**)和千粒重(0.541**)均极显著正相关。株高、起身至拔节期≥0℃积温和平均气温是决定小麦产量的3个主要因子,分别决定了小麦产量的46.73%、26.17和3.26%的变异。在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气候变化中,起身至拔节期≥0℃积温和株高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正效应;起身至拔节期平均气温为负效应。【结论】气候变暖对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变化趋势有较强的影响,选育株高和有效穗数适中、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大的中高产抗旱品种是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育种改良方向。
推荐文章
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互作关系
黄淮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出苗-成熟期总降水
时空分布
基于知网数据库分析干旱地区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干旱地区
小麦
性状
产量
多元回归
结构方程模型
2010年临汾市秋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
秋季气候
冬小麦
影响与对策
临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黄淮 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气候变化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2-195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正斌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84 1807 24.0 40.0
2 徐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104 1243 21.0 33.0
3 刘新月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60 378 11.0 17.0
4 卫云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60 421 11.0 19.0
5 裴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15 100 6.0 9.0
6 高辉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3 8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5)
共引文献  (68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43)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4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淮
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气候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