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同时结合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技术分析零换水条件下养殖水体中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组,其养殖水体中碳氮比分别为8( CN8组,设为对照组)、12(CN12组)、16(CN16组)、20(CN20组)、24(CN24组),每组设置3个水泥池(重复),每个水泥池投放团头鲂幼鱼20尾。养殖期为8周,每隔1周采集水样1次,检测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及生物絮团含量。养殖8周后,每个水泥池分别随机挑选3尾鱼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碳氮比零换水养殖条件下团头鲂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碳氮比≥16时,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随着碳氮比由8升高到16和20,肠道中放线菌门( Actinobateria)含量变化不显著( 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含量显著增加(P<0.05),梭杆菌门(Fusoba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含量显著减少( P<0.05)。对厚壁菌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纲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CN16、CN20和CN24组团头鲂肠道中梭菌纲( Clostridia)含量显著减少( P>0.05),而芽孢杆菌纲(Baccilli)含量显著增加(P>0.05)。 DGGE指纹图谱分析表明,养殖水体中碳氮比能够影响团头鲂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CN8组和其他组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0.43,而 CN20和CN24组的相似性系数最高,达到0.96。由此可见,零换水条件下养殖水体的碳氮比影响了生物絮团的形成量,改变了团头鲂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以团头鲂肠道菌群结构为评价指标,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养殖水体中适宜碳氮比为16~20。
推荐文章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零换水
微生物调控
生物絮团
池塘养殖团头鲂技术探究
池塘
团头鲂
养殖
饲料
技术
团头鲂养殖区水质的季节变化及评价
团头鲂
养殖区
水质
季节变化
评价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生物絮团技术
水产养殖
细菌
氨氮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零换水条件下养殖水体中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团头鲂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团头鲂 肠道菌群 454焦磷酸测序 碳氮比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8-95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828
字数 5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5.03.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戈贤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47 515 12.0 21.0
2 朱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8 427 12.0 19.0
3 孙盛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15 149 7.0 12.0
4 江晓浚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 2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6)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8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团头鲂
肠道菌群
454焦磷酸测序
碳氮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