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控涎丹出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原文称治痰涎伏在心膈上下,"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唾涎,手脚重,脚冷痹,气脉不通……"用"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1]。本方是从《伤寒论》十枣汤化裁而来,易芫花为白芥
推荐文章
解语丹方药分析及临床运用
解语丹
方义
临床运用
中风
失语/中医药疗法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涎腺
治疗
"安"有无"坐"义
汉字
释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控涎丹方义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控涎丹 主证病机 方证原理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慧 1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控涎丹
主证病机
方证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