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广西药用野生稻为材料,采用两种选择性的无氮培养基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应用IS-PCR指纹图谱方法对所分离到的内生细菌进行聚类分析.选取每个类群的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生理生化鉴定,通过菌株接种水稻对所分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促生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药用野生稻中分离纯化69株内生细菌,其中有26株内生固氮菌,其固氮酶活性在0.60~46.71 μmol C2H4·mL-1·h-1.通过IS-PCR指纹图谱分析将所有供试菌株聚为11个类群及1个单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表明,所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属于艾德昂菌属(Ideonella spp.)、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及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argimobile),植物内生细菌有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大田根瘤菌(Rhizobium daejeonense)、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过氧微杆菌(Microbacterium paraoxydan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barcinonensis)及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等,表明广西药用野生稻内生细菌具有多样性.各内生细菌的代表菌株均具有溶磷解钾能力,其中yy34具有很强的溶磷能力,yy19、yy26及yy29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此外,yy05、yy16、yy19、yy25、yy29、yy34及yy49共7株菌能分泌生长素.将各内生固氮菌的代表菌株接种水稻后对水稻有着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叶长增加了23.0% ~ 45.2%,根长增加了19.8% ~36.2%,分蘖数增加了59.9% ~ 119.8%,全株鲜重增加了101.4% ~ 257.0%,全株干重增加了68.4% ~ 101.7%,根重增加了122.2% ~ 188.9%.
推荐文章
牛大力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促生特性研究
牛大力
内生细菌
多样性
促生特性
根茎
芽孢杆菌
天目山野生春兰根中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春兰
天目山
可培养内生细菌
多样性
滇重楼根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及促生菌筛选
滇重楼
内生细菌
促生菌
共培养
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普通野生稻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地理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药用野生稻内生细菌多样性及促生作用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内生细菌 多样性 促生作用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4-3100
页数 分类号 Q94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志远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3 249 9.0 14.0
2 尹坤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 57 4.0 4.0
3 阳洁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 57 4.0 4.0
4 袁涛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6 61 4.0 6.0
5 江院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10 48 4.0 6.0
6 秦莹溪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31 2.0 2.0
7 王晓甜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3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7)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用野生稻
内生细菌
多样性
促生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