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丹皮酚脂质体中丹皮酚、磷脂和胆固醇三者分子间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和同步辐射X光衍射(XRD)两种方法研究了丹皮酚脂质体中丹皮酚、胆固醇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DSC实验结果表明,4%的丹皮酚或者胆固醇都使DPPC脂质体的前相变消失,主相变温度从42℃降低到38℃,二者都使DPPC脂质体主相变的协同性明显下降,但丹皮酚使DPPC脂质体主相变协同性下降更多。同步辐射X光衍射峰的峰形分析表明,4%的丹皮酚或者胆固醇都使脂质体发生明显的分相现象,且丹皮酚诱导的分相现象更加明显,与DSC实验结果一致。结论:DSC和XRD实验结果都表明,丹皮酚脂质体中胆固醇与DPPC疏水链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要大于丹皮酚与DPPC疏水链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预示着在确定丹皮酚脂质体的处方时胆固醇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将影响丹皮酚的包封率。
推荐文章
DSC和XRD法研究丹皮酚和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丹皮酚
DPPC
脂质体
相变
分相
DSC和同步辐射宽角XRD法研究丹皮酚在脂质体疏水尾链区的包封位置及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差示扫描量热
同步辐射宽角X光衍射
丹皮酚
脂质体
包封位置
膜流动性
抗氧化
丹皮酚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丹皮酚
脂质体
制备
包封率
体外释放
丹皮酚脂质体凝胶剂的透皮作用机制考察
丹皮酚
脂质体
凝胶
透皮扩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SC和XRD法研究丹皮酚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Ⅱ
来源期刊 中医药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丹皮酚 脂质体 示差扫描量热 同步辐射X光衍射 分相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2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5 148 7.0 11.0
2 高叶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6 25 3.0 5.0
3 邬瑞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0 80 6.0 7.0
4 周洪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7 4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皮酚
脂质体
示差扫描量热
同步辐射X光衍射
分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信息
双月刊
1002-2406
23-119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13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9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