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赤壁赋》是苏轼的名篇,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优美的景物描写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对《赤壁赋》情感的讨论虽然是众说纷纭,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采取主流的说法,认为基本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即这篇赋表现了作者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打击之后,泛舟赤壁,举酒属客,通过主客对话,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情怀。徐中玉先生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中也有过这样的评析:“从泛游大江而‘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苦短之‘悲’,最终归于物我两浃、自我宽解之‘喜’”。这种解读文本表层的情感脉络,从教学角度出发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然而在了解苏轼被贬黄州的遭际并细读文本之后,不禁有这样的疑问产生,苏轼在《赤壁赋》中展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脱与豁达吗?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是旷达,还是逃避?——《赤壁赋》中苏轼的情感解读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赤壁赋》 解读文本 苏轼 情感 旷达 逃避 “乌台诗案” 景物描写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洋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壁赋》
解读文本
苏轼
情感
旷达
逃避
“乌台诗案”
景物描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51
出版文献量(篇)
1605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