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对16例20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性5例(5髋),女性11例(15髋);年龄42 ~67岁,平均58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有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在锉磨髋臼时,根据卵圆窝或者髋臼切迹的位置确定髋臼中心,使臼杯下移、内移,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锉磨髋臼,19髋未植骨,1髋行结构性植骨,用生物型假体置换髋臼.结果 16例均获得12 ~60个月平均36个月的随访,X线检查显示髋臼假体位于真臼位置,与周围骨床结合良好,臼杯外展角35.~50.,双下肢长度相等,患者髋部疼痛缓解满意,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8分,术后12个月时平均86分.结论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髋臼,使臼窝下移、内移,能使臼杯获得良好的宿主骨覆盖,符合关节的正常生理状态,临床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