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直径100 nm的钛酸钡表面沉积直径约5~20 nm的铜纳米颗粒,分析了BaTiO3-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铜纳米颗粒通过化学键与钛酸钡表面的晶体结构结合在一起,与聚酰亚胺组合成两相复合材料,这有别于BaTiO3/导电粒子/聚酰亚胺三相复合材料.另外,虽然铜纳米颗粒有部分被氧化,导电性能降低,但改性后的BaTiO3-聚酰亚胺的复合材料还是具有低损耗、高介电的性能,充分说明了这种新型的两相复合材料能够实现高介电、低损耗的目标.
推荐文章
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RTM
力学性能
耐高温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工程塑料
聚酰亚胺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
聚酰亚胺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
TC4钛合金
风扇包容机匣
热压罐成型
抗高速冲击性能
聚酰亚胺-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聚酰亚胺
聚苯胺
制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钛酸钡改性及其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钛酸钡 铜纳米颗粒 复合材料 介电性质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光电·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04
字数 37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80/j.cnki.issn1007-7820.2015.03.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志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钛酸钡
铜纳米颗粒
复合材料
介电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
月刊
1007-7820
61-1291/TN
大16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44
总下载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