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掌握高寒山区泥石流的空间发育特征,进而分析泥石流的诱发机制及危害程度.[方法]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中巴公路“三高”(高寒、高海拔、高烈度)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诱发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该区晚近构造活跃,岩体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再加上地处高寒山区,受气候影响,岩体冻融剥落,从而为泥石流的爆发创造物源条件.此外,天山独特的构造特征,山顶存在数百米厚的砂卵石层,保证了物源的补给速率.同时,高陡的地形提供了足够的运动势能,从而集中降水和融雪作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直接诱因,散粒体因侵蚀揭底、坍塌堵塞、溃决形成泥石流.[结论]高寒山区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水力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较普通降雨型泥石流有较大差异,高寒山区泥石流具有明显的高原特性,在物源、水源和地形条件上均有体现.
推荐文章
四川理县塔斯沟多发性特大泥石流成灾机理与特征
泥石流
成灾机理
多发性
动力特征
塔斯沟
四川理县
山区公路泥石流工程防治原则与模式探讨
泥石流
山区公路
危险性
防治原则
防治模式
塔克什肯工业园洗煤厂泥石流特征与治理方案
泥石流
灾害特点
形成条件
治理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巴公路奥依塔克—布伦口段高寒山区泥石流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巴公路 高寒山区 泥石流 寒冻风化 融雪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45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向军 12 150 7.0 12.0
2 魏小佳 4 32 2.0 4.0
3 蒙明辉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5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巴公路
高寒山区
泥石流
寒冻风化
融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