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在长达756km的中尼公路上,分布有泥石流842处,其中坡面型的泥石流368处,沟谷型的泥石流474处.这些泥石流给我国的国防、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综合泥石流的分布规律,该线路上的泥石流可概括为3个区、5个段.全线不同水动力条件的泥石流类型有雨洪、冰雪消融、冰湖溃决和融冻型,其中雨洪型分布最广.全线不同性质的泥石流有水石流、稀性、稀偏粘性和粘性,其中稀性及稀偏粘性泥石流居多.沿线分布的泥石流规模,除个别冰川类泥石流外,普遍偏小,其发生发展具有周期性演化的特点.在泥石流的活动状况及危害特征方面,该路段的泥石流表现为成群暴发,量小频高、量大频低,活动集中与偶发性相结合.
推荐文章
通南巴区块泥石流发育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
通南巴
泥石流
沟谷基本特征
成因机制
峰值流量
天水地区罗峪沟泥石流基本特征
天水
罗峪沟
泥石流灾害
滑坡
固体物质
泥石流阵流及其活动规律
泥石流
阵流
蒋家沟
幂律规则
流量过程线
中国公路泥石流研究
公路泥石流
泥石流动力学核心理论
防治技术体系
公路设计和施工指南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尼公路泥石流的分布规律与基本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中尼公路 泥石流 分布 特征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道路工程地质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2.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鹏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77 3219 32.0 45.0
2 陈宁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4 782 17.0 24.0
3 陈瑞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9 89 4.0 9.0
4 何易平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 154 4.0 4.0
5 王中华 1 23 1.0 1.0
6 崔建恒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4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尼公路
泥石流
分布
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