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枇杷沟地区地质环境为基础,综合多因素分析阐明:枇杷沟泥石流的发生除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外,地震过程中受损岩土体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物源,但主控因素为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在进行大量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手段对枇杷沟泥石流特征值进行计算和确定并最终分析表明:地震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崩滑物在粒度和分选上有所区别,对泥石流的容重和流量有所影响;震后灾区泥石流对泥石流沟道有着明显的拓宽效应和“刮铲效应”,使泥石流过水断面面积和泥石流平均流速发生显著变化,所以在确定新的参数并得到新的流量值后有必要使用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推荐文章
泸定县寨子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动力特征
危险性评价
马路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防治方案
马路沟
泥石流
危险度
防治方案
九寨沟县乱水湾泥石流基本特征及防治思路
泥石流基本特征
工程地质
防洪工程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枇杷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分析与评价
来源期刊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枇杷沟泥石流 汶川地震 泥石流特征值 刮铲效应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学?测绘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4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984.2015.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东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0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枇杷沟泥石流
汶川地震
泥石流特征值
刮铲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9-8984
22-1323/N
大16开
长春市红旗街2494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5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