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酸敏释药胶束并考查其酸敏释药特性.方法:用亚胺键连接PEG和苯棕榈酸脂肪链,用透析法制备载阿霉素胶束,对其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考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胶束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释放.结果:载药胶束粒径为60~70 nm,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 Da的胶束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2.7±1.1)%和(49.8±2.2)%,PEG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 Da的胶束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0.7±0.3)%和(39.9±2.1)%.体外释放研究表明酸敏释药胶束在pH6.5时的累积释放率比pH 7.4时大,但在pH 5.0条件下其累积释放较pH 7.4时还要小,可能原因是胶束解聚太快致药物与材料形成复合物沉淀所致.结论:以酸敏感亚胺键连接的两亲材料载药胶束具有一定的酸敏释药特性.
推荐文章
PEG-I-dC16酸敏释药胶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聚乙二醇
酸敏释药胶束
肿瘤靶向治疗
阿霉素
多柔比星聚合物胶束制备、表征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多柔比星
Soluplus
聚合物胶束
体外评价
紫杉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外释药动力学
紫杉醇
纳米胶束
体外释药动力学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载药蒙脱石/丙烯酸树脂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性能的研究
蒙脱石
盐酸倍他洛尔
微球
正交实验
油包油溶剂挥发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G-I-dC16酸敏释药胶束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霉素 聚合物胶束 酸敏释药 体外释放
年,卷(期) 2015,(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6-2170
页数 分类号 R9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24.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兰芳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35 212 8.0 13.0
2 唐国涛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37 153 6.0 10.0
3 刘映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10 27 4.0 4.0
4 曹轩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19 113 7.0 10.0
5 伍小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3 8 1.0 2.0
6 黄榕彬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5 34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霉素
聚合物胶束
酸敏释药
体外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