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复制 G6- PD 酶活性下降大鼠模型,检测 G6- PD 酶活性及溶血相关指标,研究茵栀黄口服液是否会诱发或加重 G6- PD 酶活性下降大鼠红细胞溶血。方法按大鼠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记为 A 组),给予生理盐水,另外五组通过造模后分别处理: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记为 B 组),阳性对照组(给予伯氨喹啉,记为 C 组),茵栀黄大、中、小剂量组(给予口服液提取物,分别记为 D、E、F 组)。采用四唑氮蓝定量法(NBT)检测 G6- PD 酶活性。试剂盒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超微量 ATP 酶测试盒测定红细胞膜Na +- K +- ATP 和 Ca2+- Mg2+- ATP 酶的活性。结果(1)E 组大鼠 G6- PD 酶活性增强,与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D、F 组中大鼠 G6- PD 酶活性无明显改变;(2)与 B 组相比,伯氨喹啉可以明显升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小剂量茵栀黄口服液对上述指标均没有影响。而茵栀黄大剂量时可以明显升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P <0,01),血清间接胆红素也有升高趋势(P >0,05);③造模后大鼠红细胞膜 Na + K +- ATP 酶活性、Ca2+ Mg2+- ATP 酶活性均降低,E 组可以增强大鼠红细胞膜 Ca2+ Mg2+- ATP 酶活性,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用剂量的茵栀黄口服液可能不会诱发或加重鼠模型的溶血过程,相反,常用剂量可能增强鼠模型 G6- PD 及 Ca2+Mg2+- ATP 酶活性,对鼠模型红细胞膜可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伯氨喹啉是已知的氧化型药物,能诱发鼠模型红细胞溶血,与文中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