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8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弗兰克·耶茨应邀到北大访问,他给我们发了一套问卷,正好是“自信心理的客观测试”。耶茨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询问人们对一些客观问题的回答,来间接推测其自信水平。测试后,他意外地发现,中国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比美国大学生更加强烈的“过度自信”倾向。也就是说,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国同学更加笃定。
推荐文章
"虚拟中国人Ⅰ号"的动脉灌注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
俗语
中国人
价值观
中国人造奶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造奶油
现状
优势
发展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人的“过度自信”陷阱
来源期刊 学习之友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过度自信 中国人 大学心理学 自信心理 自信水平 中国学生 弗兰克 大学生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度自信
中国人
大学心理学
自信心理
自信水平
中国学生
弗兰克
大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之友
月刊
1671-4474
44-1057/D
汕头市华山路18号三楼
出版文献量(篇)
83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