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枢轨电接触性能随电枢膛内滑动而演变,界面电磁特性变化是其演变的根本作用因素.以系统时变电磁场计算为基础,从脉冲电流、电枢速度和局部接触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对界面电磁特性演变的作用规律,并设计实验综合验证了电枢膛内运动时枢轨电接触界面的电磁特性演变.结果表明:脉冲电流驱使电流向接触前端聚集,电流峰值聚集随电流变化而下降;电枢速度克服脉冲电流作用向接触尾部聚集电流,尾端聚集临界速度(50 m/s)下,接触表面电流分布最为均匀,高速下接触表面呈现尾端U型电流聚集模式;局部接触对电流的聚集作用随接触面增加、速度增加而减弱;在法向磁力作用下,预置接触会向前扩展并趋于稳定.实验后枢轨表面检测验证了各因素对电磁特性演变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枢轨滑动电接触机理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3种口径电磁轨道炮电磁特性研究
电磁轨道炮
口径
C形电枢
洛伦兹力
电流密度
电磁发射枢轨界面初始接触状态研究
接触状态
枢轨界面
压入比
电磁发射
基于界面物态演变规律的衬垫界面动力模型
填埋场衬垫
土工膜/GCL界面
界面动力模型
物态演变
微通道分流弹状流的界面过程及压力演变规律
弹状流
分液
局部压力
CFD
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枢轨界面电磁特性的演变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枢轨界面 电磁特性 脉冲电流 电枢速度 局部接触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复杂电磁环境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J012.1
字数 39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4/HPLPB201527.1032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倩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52 330 11.0 15.0
2 朱仁贵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14 145 7.0 12.0
3 王瑞林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94 509 12.0 17.0
4 吕庆敖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63 339 9.0 15.0
5 邢彦昌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18 7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枢轨界面
电磁特性
脉冲电流
电枢速度
局部接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