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以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大鼠马钱子碱脂质体后,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和差异.方法:马钱子碱脂质体经口服(po)、肌肉注射(im)、皮下注射(ih)、静脉注射(iv)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马钱子碱的浓度,并用DAS 3.0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参数.结果:不同给药方式比较,ih组AUC0→t高于其他组,Cmax低于其他组,MRT0→t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药动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表明,马钱子碱脂质体不同给药方式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为ih> im> po.
推荐文章
吴茱萸碱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吴茱萸碱
脂质体
药动学
组织分布
大鼠
小鼠
灯盏乙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
灯盏乙素
脂质体
包封率
卡波姆
药动学
马钱子碱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研究
马钱子碱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大鼠
比较研究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马钱子碱
固体脂质纳米粒
药动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脂质体不同给药方式下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马钱子碱 脂质体 药动学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5-2128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5.10.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若轩 24 229 9.0 14.0
3 李丽明 26 253 10.0 15.0
4 郭洁文 63 989 16.0 28.0
5 刘夏雯 15 8 2.0 2.0
6 李阿荣 10 61 5.0 7.0
8 吴菲 6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钱子碱
脂质体
药动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