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帕金森病(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门诊确诊为ET的患者62例(男29例,女33例)、PD患者62例(男30例,女32例)、健康对照组60名(男28名,女32名)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健康对照组PSQI得分为(4.7±2.5)分,ET组PSQI得分为(6.0±4.0)分,PD组得分为(7.8±3.7)分,三组比较(F=9.02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ET、PD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5分者,健康对照组23名(38.3%),ET组有34例(54.8%),PD组有40例(64.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5,P=0.014),ET、PD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6,P=0.272);ESS评分健康对照组得分为(4.4±2.5)分,ET组得分为(6.3±4.8)分,PD组得分为(8.2±4.2)分;三组比较(F=13.92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S≥10分者,健康对照组6名(10.0%),ET组有16例(25.8%),PD组有20例(32.3%),三组比较,E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47,P=0.011),ET、PD两组E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6,P=0.429).健康对照组、ET组、PD组三组PSQI各因子比较结果: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0.6±0.7)分、(0.8±0.8)分和(1.1±0.7)分,入睡时间得分为(0.6±0.7)分、(0.9±0.9)分和(1.1±1.0)分,睡眠时间得分为(0.6±0.8)分、(0.7±1.0)分和(1.0±0.9)分,睡眠效率得分为(0.6±0.8)分、(0.9±0.9)分和(1.0±1.0)分,睡眠干扰得分为(1.2±0.6)分、(1.2±0.5)分和(1.7±0.7)分,及日间功能得分为(1.2±1.0)分、(1.3±1.0)分和(2.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催眠药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迸一步两两比较ET组与PD组PSQI各因子比较结果:两组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0.8±0.8)分和(1.1±0.7)分、睡眠干扰得分(1.2±0.5)分和(1.7±0.7)分、日间功能得分(1.3±1.0)分和(2.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人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催眠药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同PD患者相似,临床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片断睡眠及日间过度思睡,ET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日间过度思睡介于健康对照组和PD患者之间,程度轻于PD患者.
推荐文章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分析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临床特征
帕金森病患者56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帕金森病
并发症
痴呆
排尿困难
帕金森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饮食习惯
衰弱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震颤患者和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原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春风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49 3050 25.0 34.0
2 毛成洁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62 476 13.0 16.0
3 姚建新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14 52 5.0 7.0
4 陈丽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25 37 3.0 5.0
5 缪虹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4 36 3.0 4.0
6 陈菊萍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3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杂志
周刊
0376-2491
11-213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88
19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130
总下载数(次)
49
总被引数(次)
2053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9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8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8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7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6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5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4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3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2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1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0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4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9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8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7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6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5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4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3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2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1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0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9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8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7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6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5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4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1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0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9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8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7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6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5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4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3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0期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