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脉冲电流宽度对AZ31B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利用示波器记录电流波形,借助涡流测厚仪测量陶瓷层厚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陶瓷层表面和截面形貌,根据电压变化曲线计算微弧氧化过程能量消耗.结果表明,随着脉宽由15 μs增至90 μs,起弧时间由358 s缩短至25 s,起弧电压先降低后升高并在脉宽30 μs时达到最小值183 V;陶瓷层表面放电微孔孔径增大,微孔数量减少,陶瓷层厚度增加但致密度下降;起弧过程能量消耗随脉宽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并在脉宽为30μs时达到最小值3.9 kJ;陶瓷层生长过程能量消耗随脉宽增大近似成倍增加;单位厚度陶瓷层的生长能耗先降低后平稳增长,同样在脉宽30 μs时达到最小值10.2 kJ.
推荐文章
脉冲形式对镁合金微弧氧化成膜的影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脉冲形式
电解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铝酸钠
电压-时间曲线
负向电流密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电压及陶瓷膜的影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负向电流密度
正向电压
微观形貌
厚度
电解液体系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解液
膜层
添加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冲电流宽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脉宽 能量消耗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8-19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74.4|TG146.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百灵 241 5240 40.0 64.0
2 刘东杰 18 136 7.0 11.0
3 葛延峰 12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脉宽
能量消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月刊
1002-185X
61-1154/TG
大16开
西安市51号信箱
52-17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9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838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