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破坏环境资源侵权救济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和恢复原状.恢复原状虽然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方式,但在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中,由于在原状及恢复标准的认定上存在困难,而且法院对是否能够恢复原状的判断上存在困惑,因此,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较为统一的适用标准而成为摆设.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在于重建被损害的环境,对于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克服赔偿损失的功能缺陷及贯彻“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恢复原状责任方式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分析恢复原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恢复原状责任方式的适用进行了探索,以期丰富和拓展环境司法保护方式,体现环境资源的生态修复司法理念,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
推荐文章
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之审视与完善
环境侵权
责任承担方式
恢复原状
涉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实证分析
涉林行政公益诉讼
恢复林地原状
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论环境侵权案件中部分因果关系的适用
环境侵权
因果关系
举证责任倒置
部分因果关系
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环境侵权
举证责任
因果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境资源案件中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关键词 破坏环境资源 恢复原状 侵权责任方式 生态修复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策划——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剑 6 10 1.0 3.0
2 王立新 4 0 0.0 0.0
3 廖宏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破坏环境资源
恢复原状
侵权责任方式
生态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