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选择了北京市环境PM2.5浓度不同的两个采样点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杨树叶片表面滞留的PM2.5颗粒进行了观察、统计和成分分析,并研究了叶片气孔对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夏秋两季西直门叶片样品上下表面的PM2.5数量均多于森林公园样品,这说明环境PM2.5浓度是影响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数量的主要原因;其中叶片上表面是滞留PM2.5颗粒的主要区域.森林公园样品中PM2.5颗粒性质比较单一,硅铝酸盐颗粒和石英颗粒占很大比例,二者的主要来源均为天然源,如土壤扬尘、矿物颗粒等;而西直门采样点叶片样品滞留的PM2.5颗粒的元素组成更为复杂,其中50%以上的硅铝酸盐颗粒检测出了明显的铜、钾、氯、钠等元素的谱峰,其来源主要是工业排放;西直门样品PM2.5的含硫量高于森林公园样品,且夏季明显高于秋季.研究还发现有少数PM2.5颗粒进入了毛白杨叶片的气孔,而且不同污染程度下气孔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与森林公园毛白杨叶片的气孔相比,西直门处的毛白杨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面积和气孔密度均较小,说明较高的PM2.5污染程度对毛白杨叶片的形态发育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揭示植物叶片阻滞、吸收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机制、合理选择和优化城市绿化树种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云模型的PM2.5污染程度评价
空气质量评价
云模型
PM2.5
不同污染程度下PM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
不同污染程度
PM2.5
水溶性离子
变化特征
信阳市不同生态功能区PM10和PM2.5污染特征
生态功能区
森林植被
气象因子
PM10
PM2.5
信阳
不同污染程度下香樟叶表颗粒物吸附特征分析
香樟
颗粒物
粒径分布
叶片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污染程度下毛白杨叶表面PM2.5颗粒的数量及性质和叶片气孔形态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毛白杨 叶片 PM2.5 气孔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分析
年,卷(期) 2015,(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22-753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319048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65 3260 31.0 50.0
2 刘超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124 6.0 10.0
3 郭惠红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9 371 10.0 18.0
4 刘庆倩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 51 4.0 5.0
5 石婕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34 3.0 3.0
6 安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8 72 5.0 8.0
7 曹学慧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 5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8)
共引文献  (794)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32)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白杨
叶片
PM2.5
气孔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