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讨锥栗树体结构与光能利用的关系,从而为栗园标准化管理及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华栗4号锥栗为试材,研究了锥栗不同树体结构的相对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阐述了不同树体结构对锥栗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3种锥栗树形(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及自然圆头形)树体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Pn)呈双峰曲线型,峰值均出现在10:00,次峰值均在14:00,其中以开心形树体10:00的Pn最大,为9.97 μmol m-2s-1;(2)锥栗不同树体结构的光合参数差异显著,开心形锥栗树体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小冠疏层形和对照处理,表明开心形树体的光合性能较强;(3)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开心形锥栗树体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树形及对照;(4)锥栗不同树体结构光合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Pn、蒸腾速率(Gs)、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ETR及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开心形锥栗树体在光能利用效率方面优于自然圆头形和小冠疏层形,有利于锥栗增产.
推荐文章
锥栗不同品种优树性状比较试验
锥栗
优树
性状比较
锥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
锥栗
造林密度
比较
锥栗不同品种优树性状比较试验
锥栗
优树
性状比较
山地不同坡位对锥栗产量的影响
锥栗
山地坡位
产量
性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锥栗不同树体结构对光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锥栗 树体结构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年,卷(期) 2015,(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26-743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5311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德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9 1477 23.0 31.0
2 范晓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147 6.0 12.0
3 朱周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2 2.0 4.0
4 杨斐翔 1 18 1.0 1.0
5 唐静 1 18 1.0 1.0
6 张旭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4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8)
共引文献  (693)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95)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锥栗
树体结构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