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功率超声珩磨技术是磨削加工中的一种应用,常用于发动机缸套的精密与光整加工.珩磨加工过程中,磨粒与工件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热量,并有很大一部分热量传递到工件中,从而可能对工件造成热损伤.为衡量轴向功率超声珩磨过程中珩磨热传递到工件、砂轮、磨屑和冷却液中热量的多少,建立了轴向功率超声珩磨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磨粒—工件模型和冷却液对流换热模型.提出了超声珩磨时磨削区冷却液在超声振动作用下发生的空化效应会改变磨削区冷却液的流动状态的观点.得出超声珩磨可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率,减小传递到工件表面的磨削热量,因而可减少工件的磨削热损伤.并通过数值仿真得出超声珩磨时冷却液对流换热系数是普通珩磨条件下的7倍左右.
推荐文章
轴向功率超声振动珩磨的运动学分析
轴向功率超声振动珩磨
运动学
特性
蜗杆状珩磨轮对珩齿速度的影响研究
渐开线蜗杆
珩齿
相对速度
优化设计
轴向功率超声珩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超声珩磨
磨粒分布
摩擦系数
磨削力
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轴向功率超声珩磨热热量分配问题的研究
来源期刊 煤矿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声珩磨 磨削热 空化 热量分配 模型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580.1
字数 2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36/j.mkjx.20150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锡晶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37 499 10.0 15.0
5 王飞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4 145 8.0 10.0
11 刘振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7 24 3.0 4.0
15 赖尚丁 9 11 2.0 3.0
16 李永春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 1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珩磨
磨削热
空化
热量分配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矿机械
月刊
1003-0794
23-1280/TD
大16开
哈尔滨市古香街30号
14-3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80
总下载数(次)
49
总被引数(次)
87205
论文1v1指导